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2-20 17:33:23  浏览次数:907次  栏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3.学生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
     我所以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夕辉晚照下的枫树林,要好好欣赏一番。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4.深究古诗意思。
    (1)《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2)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www.nx899.com

 明确;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6.指导朗读。
  (三)小结
    《山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四)背诵这两首诗
  (五)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两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二)学习古诗
   1.解题、介绍作者
    (1)“忆”,回忆,想念。
    (2)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才十七岁。他多才多艺,还是著名画家,且擅长书法,又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2.朗读诗歌,思考:诗人笔下写了哪些内容?
   3.学生轻声读古诗,借助字典自学此诗,初步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4.学生相互讨论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
   5.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人的感情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四)布置作业
     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教案点评:
  这篇教学设计示例在教学上的侧重点是想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

上一页  [1] [2]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