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
月光曲
大公鸡的头通红通红的,就像醉汉的脸,高高耸立的红鸡冠就像用红宝石制作的皇冠。脸下面两片鲜红的肉,红得透亮。眼睛圆圆的炯炯有神。身上的羽毛有金黄色的,有红色的,有墨绿色的,闪闪发亮。两只金黄色的粗壮的腿,托住它那肥大的身躯,走起路来像个威武的将军。尾巴弯弯的,高高翘起。它每天按时打鸣,唱起那令人振奋的《早起歌》:"天明了,快起床!"一遍又一遍。每当听到它的歌声,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二年级学过的《美丽的公鸡》那篇课文。是呀!它不光外表美,还能帮助人们做事,多可爱呀!
A、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会怎么样?(生:公鸡就不那么可爱 了。……)
B、小结:阅读时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了。
www.nx899.com
5、下面,有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
荷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蜓在上边飞来飞去。
A、学生修改,教师巡视。
B、交流反馈。
(这些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从文中练习拓展到文外练习,提高写 作能力。)
附页1:
对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所进行的统计
为什么叫它为《月光曲》? 8人次
那位姑娘眼睛已经瞎了,为什么他的眼还睁得大大的? 4人次
贝多芬为什么要推开门,轻轻地走进去? 5人次
贝多芬为什么要为那位盲姑娘弹钢琴曲? 17人次
为什么他弹完一首后,又弹了一首? 15人次
《月光曲》真的那么迷人吗? 21人次
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他为什么不回答? 19人次
贝多芬为什么要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9人次
盲姑娘家穷,为什么会有钢琴? 2人次
盲姑娘是瞎子,为什么知道琴键在哪里? 3人次
盲姑娘不是很想听贝多芬弹的曲子吗?为什么对哥哥说只是随便说说? 4人次
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心里是怎样想的? 2人次
贝多芬为什么会免费为盲姑娘弹奏曲子? 3人次
为什么钢琴声是断断续续的? 4人次
兄妹俩为什么听得那么入神? 4人次
盲姑娘眼睛是瞎的,为什么会看到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 4人次
"陶醉"并不表示"睡",为什么后面要写"苏醒" 1人次
贝多芬为什么不跟兄妹道别就走了? 5人次
附页2:课文内容
17 月 光 曲
100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天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月光
- ·上一篇:《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下一篇:第十册基础训练 2
《月光曲》相关文章
- › 月光曲
- › 5 月光曲参考教案二
- › 《贝多芬与《月光曲》》阅读答案
- › 5 月光曲学习要点提示
- ›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月光曲
tag: 月光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
- · 我熟悉的人(讲评课)
- · 11*金色的脚印
- · 《写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
- · “蹭”中有天地——《猫》片断赏析
- · 《猫》综合资料
- · 13 我盼春天的荠菜
- · 《荔枝》教学设计
- · 再见了,亲人(片断)
-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
- ·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 ·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教时)
- ·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 ·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 精心设计好开头和结尾(记叙文)
- · 《吊灯和鲨鱼》
- · 《背篼》教学设计之一
- · 《南泥湾开荒》教学设计之一
- ·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