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

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420次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很明显,战争发生的原因是曹操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从道义上讲是不正义的,但是他们人员众多,来势凶猛。周瑜也毫不畏惧,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这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往下看。

  (板书:南  北  隔江相对)

www.nx899.com

(三)学习第二段。

  找同学分自然段读书,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曹操是怎么做的?

  (曹操命令士兵把船一条条用铁索连起来。)

  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别的办法吗?

  (因为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这次作战“非坐船不可”,可是他们不习惯船上的生活,所以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

  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曹军必须坐船?(“非坐船不可”)

  “非……不可……”是什么意思?谁能结合实际生活造一个句子,说明你理解了。

  (“非……不可……”是必须这样做的意思。生活中也经常能用到这样的句式。如这人病重,非住院不可。)

  由此可以看出,曹军已经为作战做好了准备,把所有的船连成了一个平地。同学们,大家讨论讨论曹操这个办法怎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曹军潜在的危机,在此为学生理解黄盖的计谋作了铺垫。使一个教学上的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这个办法不好,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船成为了一体,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一条船都跑不了,就会全军覆灭。)

  真聪明。可是曹操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相反周瑜军中的黄盖却注意到了,还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黄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第3自然段主要是黄盖的一段话一共有三句,分析了作战双方的利与弊,以及在战斗中取胜的计谋。

  (黄盖认为①敌我力量悬殊很大,因为曹军号称80万人,周瑜才有3万兵士。②长期相持没有好处。因为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长期相持,对兵力弱的一方不利。③曹军船体相连难以分散。针对这些情况,黄盖向周瑜提出用火攻的计策。)

  怎么理解“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呢?

  (可以看得出周瑜同意这个办法,只是具体怎么做“还得有个计策”。说明周瑜很谨慎,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最终采纳了火攻。)

  (板书:火攻)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出计策的具体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请同学再读第二段,教师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可具体讲解这一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课文在这里不写出计策的具体内容是因为下文实际上是这一计策实施的描述。这样写既为下文埋了了伏笔,又避免了重复,从而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引人入胜。

  教师简单小结这一段,并引出下一段。

  要战胜对方,就得知已知彼。周瑜一方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决定用火攻。火攻这一计策到底是怎样实施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因为故事性比较强,教学时最好以一个或几个大问题为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留出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根据问题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并思考这样的问题:火攻分为哪几步实施,每一步主要做了什么?

  课文分四步来写火攻:①黄盖写信,向曹操假投降。投降的理由是“周瑜自不量力”,肯定失败,并表示带兵士和粮草投奔曹军。这个理由正合曹操以人多自居必然胜利的心理,所以曹操信以为真。②火攻选择在刮东南风的天气里,船上装满引火的东西,趁着东南风驶向曹营。因为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样就使得“火攻”在东南风的帮助下得以很好的实施。③黄盖在船接近曹营时,叫人点火,火船冲进曹营,致使曹操的战船一下子都烧了起来,火又窜上岸,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这样近距离点火使曹军措手不及。④周瑜带兵追杀曹军,曹操从华容道逃跑。“鼓声震天”说明周瑜一方士气大振,火攻大胜。“丢盔弃甲”形象地描述了曹军大败时狼狈逃跑的样子。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正确指导,并注意从每一步的内容中,概括出主要词语进行板书。

  (板书:诈降  东南风  点火  追杀  逃跑)

  由此可以看出,“火攻”分四步进行。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四步写在投影片上,然后在投影机上进行展示和评比。

  “果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怎么运用。

  (“果然”的意思是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课文中的“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这说明曹操正想着或正等着什么,结果发生的事实正合他意。但他没有想到这些船不是来投降,而是来烧他们的。

  果然——天阴得很厚,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小雨。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火攻”就会理解深刻,记忆清楚。紧接着师生共同研究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瑜只有3万人,曹操拥有80万人,力量悬殊很大。可是周瑜的兵士善于水战;恰好有东南风;又因为曹军来犯,周瑜带领兵将奋起抗击,属于正义事业。所以周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加上有黄盖的计策,扬长避短,使这样一次力量对比极大的战事,以少胜多,东吴取得了胜利。

  (板书:原因:天时  地利  人和  结果:以少胜多)

(五)总结板书,概括中心思想。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东吴3万人打败曹操80万大军。这一结果是曹操难以预料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板书做一个“战后分析”,探讨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东吴大胜,曹军大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一结果说明“火攻”是正确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火攻”计策的出台是很随意的吗?

  (“火攻”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战前东吴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东吴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他们扬长避短攻击曹军的弱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曹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仗着兵多将广,骄傲轻敌,还采取了错误的铁索连船的措施,轻信了黄盖的假降,致使80万大军狼狈逃窜。)

  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明无论要做成什么事,都要做到知已知彼,扬长避短。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题4。

附: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示例 教

上一页  [1] [2] 

,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

《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赤壁之战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