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身在“长安”想钱塘——读周邦彦苏幕遮作文1300字

高中生作文:身在“长安”想钱塘——读周邦彦苏幕遮作文1300字

12-20 17:23:10  浏览次数:192次  栏目:高三作文


  身在"长安”想钱塘
  ——读周邦彦>
  周邦彦是个大才子,他诗词歌赋无所不擅,其词题材多为闺情,羁旅,苏幕遮>>就是一首典型的思乡诗.
  本词上片写汴的景象,下片写自己回忆故乡,而连接起两者的是荷.作者在上片中写荷写得很有神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其”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一一风荷举"一句,尤其是"举"字,将雨后之荷花的挺拔俊秀,清风傲骨,秀颀向上的风貌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可谓是一字立骨!
  但是,同为荷,汴京的荷与家乡的荷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汴京的荷虽然很有风韵和风骨,但这里的荷只能在屋子里欣赏,不能给人带来什么清凉,无法"消溽暑",而故乡钱塘的荷则不同了,对于故乡的荷,作者并未着墨描写,但从下片的后几句不难看出,”芙蓉浦"的荷才是真正令作者心醉的荷.试想,烈日炎炎的午后,几个孩童相约在一起,划上一叶扁舟,躲进遮天的莲叶底下,凉风袭袭,夹杂着荷花清淡的香气,不时捧起一汪清水浇在身上,那是怎样的心旷神怡,清爽快乐,哪里需要通过“燎沉香”来“消溽暑”,而这样的条件自然是地处中原的汴京所不具备的!
  江南本就是天堂,但周邦彦眼中的天堂又不同于别人眼中的天堂。众人眼中的江南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江南,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胭脂味儿不免太重,而周邦彦的江南清淡质朴得不饰雕琢。他笔下家乡的童年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忧无虑,他写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反映的是他现在生活的忧虑重重。这种不如意决不仅仅是暑热难耐,而更是中国文人的普遍悲哀——怀才不遇。这与故乡生活的顺心达意才是一对本质矛盾,作者没有明说,只是通过浅层的矛盾,即天气自然的矛盾来暗示本质的矛盾。通过这首词,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行进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和阻碍,后退是人的本能。
  除此之外,本词以下两点也很值得玩味。一是“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念对方,而对方思念自己,这一手法在诗词作品中并不少见,比如王建的“家中见月望我归”,白居易的“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等,但周邦彦的“五月渔郎相忆否”是对渔郎这个形象说的,而非家人,与风花雪月无关,是疑问,是回忆,苦涩中带着甜蜜。
  二是“梦入芙蓉浦”一句,写思乡的诗中也不乏写梦回家乡的,著名的有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张若虚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这样写的好处首先是写出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极为深切—一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次,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落差,从而增强了悲剧色彩。同时,一个“梦”字又让人在深深同情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意蕴悠远绵延。
  当然,在我看来,本词也存在败笔。“故乡遥,何日去”直抒胸臆本不为过,但同是表达路程遥远难以抵达,却远不如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表达的效果好。
  瑕不掩瑜,当我们品读这样一首词时,复杂的心绪便会油然而生,叹一句“好词!”
  指导老师:南京29中刘俊
  卢鹏宇
  曾先后荣获
  “读写大赛”省银奖,
  第十一届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第一名,
  2007年度中国移动“校信通”优秀小记者荣誉称号
  2008“世纪杯”校园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第十六届奥林匹克杯作文大赛全国三等奖
  发表作品
  在《全国优秀作文选》,《语文报》《新课程报》《中华活页文选》《宿迁日报》,《育才文苑》等上发表多篇作品。
   作者单位:南京29中 指导老师:刘俊
,高中生作文:身在“长安”想钱塘——读周邦彦苏幕遮作文1300字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