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青年理论学习年会上的演讲

在上海青年理论学习年会上的演讲

12-20 17:10:12  浏览次数:396次  栏目:征文演讲

  如今,“年轻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姿态。比如,以往无论在世界各地,公司在给员工升职时重视的往往是资历。而现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竞争压力已迫使保守的欧洲公司为保持公司的活力而提拔年轻人。随着更多的年轻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欧洲公司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如果在一家公司挣不到满意的薪水,就会跳槽到另一家愿意重用他们的公司。而这批在45岁之前就已得到公司最高职位的年轻管理人员,将有充裕的时间对其所在的企业、行业产生持久的影响。

  第三,中国新一代青年价值观将在延续多元化的丰富性的同时,又呈现综合、回归和趋同态势。也就是说,一方面,随着当代青年群体的主体分化愈发明显,不同主体的不同需要和同一主体不同侧面的需要使价值观念呈现多元丰富的特征。在一个多元化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按自己的理解与价值追求来表达生活、演绎生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逐步明确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方面法律法规随之完善,各项社会规范进一步稳定与有效,发展创新将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样的社会氛围也会促使青年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有日趋基本的认同。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由于共同关注的焦点的存在,全球青年主体间的价值目标也将相对靠近。诸如如何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纳入到人与人的价值关系的总体图景中,使环境伦理得到合理定位;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战略与全球性发展部署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差异性与共同价值、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等,都已成为全世界青年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独生子女一代中的大多数将努力使自己的选择与社会规范要求不发生正面冲突,逐步走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明智之路。也就是说,既不是完全以“为社会作贡献”来考虑自我的价值取向,也不是完全脱离市场的需要,以绝对自我导向来衡量自我价值。这种取向可在择业观、婚恋观、知识观等诸方面体现出来,也是全球青年价值观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除此之外,未来世界青年价值目标取向将在以下几方面趋同:政治观、经济观上的现实性与理智化;主体价值选择上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趋于整合;青年对接受教育、工作岗位需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消费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青年人的交往行为将更趋向文明交往、讲究互帮互利原则,交往手段则将更趋现代化,无论范围、速度、效率都将发生巨变。

.     .

从战略高度认识青年发展

  当前我们应该从“大视野”、“大时段”来认识青少年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从制度建设层面上将青年发展摆在未来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

  未来15到20年仍将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意味着社会将给这代青年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选择机会。20年后,今天0到15岁的儿童少年将陆续进入青年期,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生力军。如今独生子女一代的综合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50年中国的命运。更何况,青年作为一个承前启后、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群,其发展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有鉴于此,当前我们应该从“大视野”、“大时段”来认识青少年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从制度建设层面上将青年发展摆在未来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鼓励有创新思想的一代青年脱颖而出,为他们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实现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无疑,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应当承担起对青年正确引导的责任,但由于当前这种教育已身处传媒发达的网络时代中,因此,无论其形式、内容、方法、手段都应该全面革新。

  首先,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应与社会生活接轨。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的时代里,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生活面前,价值观教育如果只强调精神的价值、理想的价值,而忽视物质的价值、现实的价值;只强调价值认知,而忽视价值评价;对所有的对象只用一个标准,而忽视主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就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他们的逻辑起点,他们的视野和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胜过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少年,所以,我们的引导与评价要有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把青年仅视作被教育的对象。我们在指出青年身上不足、引导他们的同时,也要努力改造社会本身,克服成人价值系统本身可能存在的“知行不一”现象。 www.nx899.com

  其次,加强青年价值引导和“品性教育”。如今,“品性教育”模式已成为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其代表人物利克纳(lickona)曾指出,“在社会道德日趋败坏的情况下,学校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无法回避传授道德和价值观”。“品性教育”反对道德相对主义,认为某些道德价值观,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是带有普遍性的,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用这些核心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最终减少人们的道德混乱。个人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道德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且在当前,尊重与责任应成为学校培养青少年道德价值观方面的两项核心。事实上,其他优良素质大都可从上述两项美德中衍生。

  第三,改革应试教育,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使当前学校教育从“精英教育”理念向“平凡教育”理念转变。基础教育要在彻底改革“分数第一”、追求升学率的“片面性”、处理好知识传承与人格教育关系的同时,不再使德育成为“运动战式”的应急教育。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应始终坚持生活化,把培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渗透到他们的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以贴近学生的内容,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及校园的文明层次。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的蕴涵,文明就在身边。

  再则,要重视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家长的心态变化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突出。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另一方面,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和孩子的需要因材施教,尽管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几代多,也比前辈讲民主,但存在较多误区、过失以及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因此,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

  从世代传递的角度看,一代总要胜过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离开了上一代的文化传递,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就会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上的失教。同样,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在向青年人学习的同时,学校、社会不能放弃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我们确实不能再用以往的框子去套现在的青少年,用自己“想当然”的好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而应当去接触、去倾听、去理解、去掌握他们的“话语”和“秘密”。在认识这一代青少年优势和不足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在求学、求职、生活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用他们理解和可接受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成人社会应尽的责任。

  思想者小传

  杨雄社会学博士,现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总编辑、上海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XX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着有《青年文化:回溯与思考》

.     

上一页  [1] [2] 

,在上海青年理论学习年会上的演讲

《在上海青年理论学习年会上的演讲》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征文演讲,科普征文演讲稿,征文演讲比赛,地税演讲征文,演讲致辞 - 征文演讲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