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12-20 17:12:12 浏览次数:167次 栏目:交际口才
“别和陌生人说话”?
“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如果你还坚持“千万别和陌生人说话”,那你的囊中可能会越来越羞涩.日前,由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编制发布的《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个人沟通能力越强、和“陌生人”对话的水平越高,其实际收益也越高.但目前国人的人际关系网络仍然逃不脱“熟人社交”的套路,对“陌生人”的社交圈明显利用不足.
“饭桌社交”仍是国人最为普遍的交际方式
据《北京晨报》报道,报告的调查范围是北京、上海、广州、洛阳、绵阳五个城市,以及浙江绍兴、诸暨等五个小城镇及其下辖农村,抽样了3785个15至6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
零点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人的社交半径较小,人际交往呈现出显著的“熟人社交”特点,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弱.报告显示,近90%%的人表示对亲戚感觉比较或非常亲近,同学圈和同事圈次之,对社交圈的心理依赖度最低.与亲戚圈相比,其他两个功能圈的社会职能相对较弱.报告显示了“千万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实际收益.
同学圈主要用于交流信息(24.1%%),而同事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事业发展上(24.2%%),社交圈在中国人生活中的社会职能较弱,但在交流信息方面(17.9%%)的作用较大.这也体现出中国居民的特点———对相对“陌生”的社交圈利用不足.
从调查结果来看,个体沟通能力的高低与其从沟通中得到的实际收获成正比.与中、低端沟通水平群体相比,沟通高端群体不仅在沟通中所获的社会认同感较强、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通过沟通还获得了较多的经济收益.
调查表明,中国居民平均每人参加的社交活动仅有1种,而且社交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其中最受青睐的莫过于“撮饭”.中国居民最为普遍的三种社交活动是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
在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国,“饭桌社交”仍是中国百姓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3785名受访者中有46.4%%参加过“聚餐”,“聚餐”是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和卡拉OK也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交友方式.本次调查中,分别有13%%和12.12%%的受访者参加过以上两种人际交往方式.
新兴俱乐部成为时尚社交场所
车友俱乐部是各种俱乐部中比较时尚的一种.能聊车侃车,能外出郊游,又能结交朋友.既然买辆车就是买了一种生活,那何不把生活过得有滋味一些呢?一些精明的汽车4S店于是趁势搞出个俱乐部来,他们给每个购车人都发一个本品牌车友俱乐部的会员标志.据《环球》杂志报道,与有车的人自发形成的俱乐部不一样,4S店搞的俱乐部天然地更有组织性.4S店本身就是一个有经验有经济实力的中介.
当然这样的俱乐部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就是通过组织车友外出郊游或汽车知识讲座来联络购车人,让他们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
Q参加过一次4S店组织的郊游,当时是提前由短信通知的.电话确认并交钱后,Q在一个周六的早上统一经由4S店出发前往南戴河.4S店组织的活动距离都比较近,毕竟4S店不是旅行社.不过这种出游的交际作用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明显,毕竟大家都在自己车里,而且一般都会带个朋友什么的,一趟旅行下来,生人之间打交道的机会不是那么多;而一般的旅行团出游至少大家在一个车厢里或机舱里打打牌聊聊天,认识的机会更多.
Q觉得,相比之下,自发组织 主要是通过网络 的郊游更有意思,距离远,参与度高,大家接触的机会也多.他曾听说一个自驾郊游队准备把车开到海南岛,但在准备轮渡过海峡的时候遇上风浪.所有人都没料到这种情形,大家各显神通想办法找关系,最后把车由当地政府部门给保管起来,人先行渡过海峡.患难见真情,自发组织的活动会遇到很多这样大大小小的意外,不过在意外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忙,倒是能交到真朋友.
L加入的宠物俱乐部 虽然实际上没有冠以俱乐部之名 更贴近俱乐部的精髓.她这个猫迷通过一个网站认识了一堆猫友,然后一起组织新年联欢会,一般都找个饭店的自助餐厅,费用AA制,参加的人每人带一份礼品,到时候通过抽签方式互换礼物,同时还有猫咪用品作为抽奖活动的大奖.如果谁家有适龄猫还男大未婚、女大未嫁,就算猫妈猫爸没着急,网上的叔叔阿姨就已经起劲地给张罗上了.搭线成功后还要热热闹闹办婚礼,用图片软件把两只猫的照片做成婚纱照.
除了联欢会,他们还组织春游秋游.选一个景色宜人游人罕至的地方,大家每人带上一两个拿手小菜,寻一处风景秀丽的小亭子,野餐布铺开,席地而坐.一边吃,还一边相互探讨做饭的秘诀.趁着这机会,随团家属们也都熟识了.
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人的私生活被谋生计所挤占,现在方兴未艾的俱乐部团体种类依然匮乏,有的干脆就叫交友俱乐部,大家来就是为了多认识人,增加人脉.而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对记者说,他在外面看到的俱乐部,参加的人并不是冲认识人来的,来的目的是交流心得,享受爱好的本身,总之个人的色彩更浓一些.
社会实践锻炼学子社交能力
小李是辽宁某大学物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曾几次获得奖学金.小李在一次某企业招聘要求的3分钟自我介绍中,多次重复几句话,显得紧张和信心不足.在回答考官提问中,小李有些语无伦次,短短6分多钟就败下阵来.考官对小李的评价是:学生气太浓,社交能力差,不适合销售岗位的工作.
据《每日新报》报道,某楼盘售楼员刘晓洁,2004年7月从天津财经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并被要求到销售一线来锻炼.“公司对我们的定位不单单是做销售员,要培养一批真正懂房地产的销售管理人员,也许这就像一张白纸想怎么画都可以.”
此前,晓洁做的是销售行政,2005年10月轮岗到这里做销售.晓洁觉得这份工作让自己学到的,“第一个是怎么跟人打交道.比如待人接物等.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眼高手低,或者心高气盛,不虚心,我跟客户讲‘我可能不是很专业,但我很真诚’———这也是我做人的理念,不会做不负责任的承诺.我想诚信也应该是很打动人的一种品质.我可不想客户住进来后骂我骗人.”
晓洁觉得这份工作的另一个好处是: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比如一位阿姨带着她的女儿来看房,虽然她们最终没买我们的房子,但我和她的女儿却成了好朋友.”
来自吉林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杨智父母都下岗了,全家人仅靠腿有残疾的母亲最低保障金生活,家中十分贫困.一年来,杨智已在肯德基参加了600余工时的社会实践,体验到工作与生活的充实,同事间的诚挚合作亦令他日益成熟.
北京肯德基公司总经理赵莉女士介绍,到目前为止,北京已有40名贫困大学生接受到曙光基金每人每学年5000元的资助.除资金捐助以外,曙光基金突出勤工助学与社会实践,提供受助大学生在当地肯德基餐厅勤工助学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社会,提高能力,得到锻炼.杨智便是受助者之一,通过实践,他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相关报道见3版
拥有一个或几个网络身份成为时髦
先网上,再网下,网络正在成为中国人结识朋友的一大工具.《环球》杂志一篇文章说,每个周末,惠君都会带孩子去跟网友聚会.她们是网上一个妈妈论坛的骨干,从怀孕时在论坛里互相交流心得,到孩子出生后周末一起在公园聚会,算起来大家已经认识4年了.惠君的女儿美美星期六见网友的孩子比见幼儿园同学还要亲,妈妈们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疯闹的场景,任谁看了都会羡慕.
,“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 ·上一篇:白领:对下点到即止对上心领神会
- ·下一篇:如何打造高质量的社交圈
《“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相关文章
- › “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熟人社交”凸显交际窘境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交际口才,交际与口才大全,交际与口才txt,演讲与口才培训 - 口才培训 - 交际口才
交际口才 推荐
- · 尊重他人 才能自重
- · 如何选择同外国人交谈的话题
- · 动之以情三题
- · 交际礼仪情商中大提升
- · 交际语丝(启示录)
- · 中国传媒大学
- · 同事和你争功怎么办
- · 怎样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 · 网上谈情,也许有一束可怕的目光窥视着你
- · 黄宏:为"笑"消得人憔悴
- · 王刚:睿语慧心驰艺坛
- · 交际英语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
- · 职场成功:人脉资源的积累
- · 职场生存宝典:默默无闻不敌臭美和显摆?
- · 能说会道
- · 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步入交际圈
- · 礼貌谦词用法十种
- · 教你一招——开会发言的心理秘诀
- · 敞开心扉要讲适度原则
- · 如何面对同事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