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12-20 17:33:23  浏览次数:994次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们还可以引用二点旁来说明“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
   其一,大量地翻阅唐诗宋词会给人留下极强烈的印象:唐朝的诗人们似乎都有赏晚景、看日落(再就是对月思吟)的嗜好,因而留下的诗篇中不乏“夕阳、日暮”(再就是咏月)之作,如:《暮江吟》(白居易)、《山行》(杜牧)、《乐游原》(李商隐)、《晚次乐乡县》(陈子昂)、《日暮长江里》(储光羲)、《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山春房事其二》(岑参)、《渭川田家》(王维)、《襄阳歌》(李白)、《黄鹤楼》(崔颢)、《暮过山村》(贾岛)、《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堤上行其一》(刘禹锡

www.nx899.com

)、《南国十三首其一》(李贺)、《骆谷晚望》(韩琮)、《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落日帐望》(马戴)等等;与此相反,写“朝阳”、“日出”的诗篇却不多见;
   其二,翻开权威性的著作看看,几乎众口一词,都讲“白日依山尽”是写“夕阳”。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绝句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二)》等。

  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虽然理解为朝阳、夕阳都可以,但从文字表述(见前)上看应该说理解为夕阳更合适。试想,如果是朝阳从东边照过来,只能照亮中条山的东坡,在鹳鹊楼逆光而看,又如何看到“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呢?反过来,如果是夕阳从西边照过来,在鹳鹊楼上看,“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一直到天边”似乎更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白日依山尽”写夕阳言之成理,言之有理,无可辨驳。

  那么,为什么会有“朝阳”一说呢?
  原来,大凡选录《登鹳鹊楼》者无不引用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为鹳鹊楼作注:“河中府鹳鹊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首能状其景”。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笔者注)之鹳鹊楼共有三层,登楼远眺可以看到雄伟的太行山支脉——中条山,向下俯视则可看到一泻千里、奔腾汹涌的黄河,唐代诗人在这里留下诗赋者很多,其中只有李益的七言律诗(即:“鹳鹊楼西百尺樯,汀州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笔者注)、王之涣的五言绝句(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笔者注)及畅诸的五言绝句(即:“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笔者注)能写出鹳鹊楼的旖旎风光。不难看出,“朝阳”一说正是由“前瞻中条(山),下瞰大(黄)河”而来。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如果王之涣诗中的“山”是指中条山,那诗中的“白日”一定是东方的“朝阳”。但如前所说,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况且,王之涣写诗在前,沈括著《梦溪笔谈》在后,《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也并非专门为王之涣的诗作注,所以,他们两人谁都未说此山即彼山。可见,单凭《梦溪笔谈》中的几句话并不能认定“白日依山尽”中的“山”就是中条山。否定了王之涣诗中的山是中条山这一推理基础,“朝阳说”便不攻自破了。提出朝阳说的人还有一条理论根据,那就是课本插图,他们认为画面上有“日”也有“光”,根据地理位置看,是一轮旭日(见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大家知道,课本插图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的,它本身不能作为解释原诗的依据,即使可以,也得不出“朝阳”的结论。如前所述,鹳鹊楼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其对岸必定是西岸。从插图上看,太阳位于对岸远方的群山丛中,与鹳鹊楼隔黄河遥遥相对。由此可以推断,这时的太阳是夕阳,图中的群山是鹳鹊楼西面亦即黄河西岸的山地而非中条山(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这说明画插图的人亦认为王之涣诗中的山不是中条山,“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再有,这是一幅景观图,是不能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的。如果说这幅图有问题的话,笔者以为,它的问题在于黄河流向。我们已经知道:鹳鹊楼在黄河东岸,这里的黄河实际流向是自北而南。反映在插图中,流向应该是自右下向左上,但图上反映不出来,甚至因为透视角度的关系,给人留下相反的印象。建议在教材再版时,对插图略作修正,至少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这一点。
  综上所述,“朝阳说”理论根据不足,甚至完全错误。“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系“夕阳”无疑。

  问题解决了,但似乎言犹未尽,这件事告诉我们:
  (1)参考书不宜滥出,滥则无益;
  (2)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辨别知识科学性的能力;
  (3)著书立说者要对社会负责,成文则有理有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
  本文刊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学研究》杂志1992年第四期上,曾参加山东省中青年教师教学论文比赛获二等奖(最高奖次),入选《中小学教育教学论集丛书》后曾对原文个别地方作了增删和改动,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陈邦炎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月12月第一版第72页
  (2)《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四)》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一版第120页
  (3)《小学生词语手册(修订本)》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月1月第二版第226页
  (4)《唐诗合选》杨业荣新注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第154页
  (5)《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五)》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28页◆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

上一页  [1] [2]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