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

12-20 17:33:23  浏览次数:784次  栏目: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生:……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字?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花天酒地,一个个大腹便便的……
师:通过这个醉字,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觉总有一天……
师:请你朗读一下。
生朗诵。(掌声)
[抓住一个“醉”,通过学生的想像,活化了当权者的嘴脸,学生的感受又有了新的变化。]
师:当这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生:我感到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

www.nx899.com

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掌声)
生:……
[学生的语言的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情感合而为一。达到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师: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
生读:
师范读,一生再读。
有没有注意第二个句子——“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什么句子?
生:问句。
师:谁问谁?
师: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生:(有些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么问他们?
生:(愤怒程度有所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就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么问?
生:(越来越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台下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里的朗读指导,巧妙的让学生读出了情感。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找到好的朗读指导的方法,本诗教学中的几处朗读指导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们在实践操作中有了更多的思考。]

师:读了这两首诗,你有没有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练笔。
请五名学生学生上台。
生:……你们对得住哪些老百姓吗?
生:……
(学生写得很精彩,感情也很投入)
[此处安排的练笔,学生的情感宣泄在纸上,给学生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感情的洪水一下子喷发出来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师: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激情的《满江红》歌曲,把情感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堂课下来,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计,情感得到了升华,人文性得到了体现,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提高,并且能感悟到一些朗读的方法。
课程内容的整合,两首诗+一首诗(示儿)+一首词(满江红),还有学生查阅资料,有清明上河图,还有音乐。每一处都出的恰到好处,都为学习文本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让学生通过老师介绍,自己想像等方式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整堂课中需要我们挖掘和吸收的还有很多。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吹毛求疵版)
                        
未经授权,擅自评点,如有冒犯,多多海涵! 

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
师:能不能叫王叔叔?
生:王叔叔(笑)
[课前谈话应该与整堂课的教学有着意义上的关联,应该是一种精巧的设计。不知“老师”变成“叔叔”有什么深刻含义?是真要变成叔叔,还是在调侃?如果只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还有更好的办法。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是不是又破坏了整个教学的基调。对一节文化味极浓,欣赏品位很高的课而言,这样的开始是唐突和不协调的。老师变成叔叔,真的可能吗?真的可行吗?就感情基调而言,已经有了虚情假意的开端。]

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读书,教师板书,各不耽误,倒是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可是,学生读书的情况怎么样呢?老师的眼睛只能向一个方向看。]
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
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前面的整体感受在这里并没有得到检查,学生究竟读出了什么,学生究竟感觉到了什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尊重,老师没有让他们表现的意思,可能是下面还有预设的更为重要的环节 。]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齐读古诗。
[不知学生齐读的时候怎样去思考。]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简单说”就是说一点,有这个意思就算了,因为这不是重点。]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学生读自己查阅的资料,就现场来看并没有读出什么,只是读了一些零星的材料。老师也没有深入评价学生搜索到的信息,到底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应该如何检索有用信息?老师没有要评价的意思,总之挖到篮里即是菜。由此看来,让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只不过也是为了适应课标要求,应付一下而已,教师的重点是自我表白,用那些语言去“感染”学生,其实就是让学生逐渐被教师的情感同化。]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
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
生:……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
生:(有点紧张)
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
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
[此处学生表达不是很清楚,恰恰说明前面学生自己凭借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时,并没有弄懂大体意思。这几个学生不清楚,其他的学生能清楚吗?为什么没有其他学生的评价和介入,教师完全可以放给学生,但是老师继续了他的引导,因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后面。我想教师可能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怕讲,二是为了不给人留下肢解诗句的印象,三是公开课的时间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课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