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免费教学案

出师表免费教学案

12-20 17:40:50  浏览次数:532次  栏目:九年级语文教案

文章来源自www.nx899.com学科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划分全文结构,明确每一部分的意思。
      3.反复朗诵诗文,感悟古人的遣词造句之美,从而领会“诚”的含义。
      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重视课前阅读提示,并以此来辅助阅读课文。
      2.认真阅读课文分四步做: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处理好长句之间的停顿,背诵全文。
      2.讨论分析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认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
      二、整体感知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国事无论巨细,莫不取决于诸葛亮。
      公元227年,诸葛亮认为伐魏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内政方面,还觉得放心不下,因此临行前上《出师表》给刘禅,希望他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保证北伐成功,彻底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帝王之业。充分流露出忧心国事以及临行依恋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下边几个问题:
      (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狨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3)诸葛亮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计划得以实现。
      (4)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刘禅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说明:本文内涵较深,学生不易理解其中之意。未学课文之前,先对全篇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便于后边对基本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先读“阅读提示”,再读课文,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为还没有接触课文,所以,读“阅读提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文内容的重点有个初步印象。
      2.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
      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
      说明:本文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同时,需要正音的字也不少。教师范读,是从文章实际出发,使学生通过听读,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2)学生各自放

www.nx899.com

声读两遍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请8位学生每人读一段课文(第8位学生读最后两段)。
    正音
      崩殂cú 侍shì卫 殊遇shū 陛下bì 陟zhì罚 臧否zàngpǐ 昭zhā 郭攸yōu之 费祎yī 以遗wèi陛下 裨bì补 阙qēu漏 行háng阵 倾颓qīngtuí 苟gǒu全 卑鄙bēibì 猥wěi 夙sù夜 咨诹zōu 遗诏yízhào 性行淑均xìngxìngshūjūn 庶竭驽钝shùjiénúdùn 斟酌zhēnzhuó 以彰zhāng 其咎jiù
      (4)读课后练习一中列出的长句子。
      读读,议议——请学生说说每句话大意。
      (5)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和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说明: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是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在熟读中注意议——议一议词语或句子的大意,为疏通文意做好准备。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着重介绍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同时能朗读课文,消灭生字词,读好长句,为加深认识做书后练习一。
      在能读熟的基础上,请找出课文中成语并把它写在读书笔记上,语文重在积累,想一想由这些成语还能想到有关的一些成语。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以”的用法。
      二、整体感知
      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汉室复兴的建议,需亲贤远佞,同时,表示了自己“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尤为突出的是作者在表文中叙述议论与抒情相结合,语言质朴真切,措词深浅合度。
      三、教学过程
      1.疏通文意。
      方法:二人小组,对照注释逐句弄懂课文大意,将二人都不明白的语句画下来,待集体解疑。集体解疑,教师适当讲解,重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语句的意思。最后,请几个学生每人讲一段课文大意;教师在学生译课文时,提出语句里的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语气,思考: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他反复陈说的是哪一条?
      请班里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
      说明:借助注解串译课文大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自学的能力。疏通文意后,再朗读一遍课文,利于了解全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带着问题听读,自然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3.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讨论刚才提出的思考题。
      提示学生再读“阅读提示”。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
      共3条: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3)他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因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

[1] [2]  下一页

,出师表免费教学案

《出师表免费教学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出师表   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