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免费教学案

《都江堰》免费教学案

12-20 17:40:50  浏览次数:432次  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其实这是不奇怪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笔墨之中。我想,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局限。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

www.nx899.com

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随着年岁渐无稳定的人伦定位、语文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像《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学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知识出版社,1992
    三、都江堰
    都江堰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北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9公里。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早已闻名中外。在历代兴建的千百座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中,至今还完好地使用着的,也首推都江堰。
    都江堰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领导当地人民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的建设。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进入成都平原后,流速陡降,易淤易决。这项工程建成后,化险为夷,变害为利,不但能够防洪和灌田,还能行船和漂运岷山木材。晋代人所着《华阳国志》在评价这一工程时说:自从修了都江堰,川西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被称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原称湔(jian,洗)堰,湔堋(penɡ,分水堤),宋代起才称都江堰。原指引水渠首的大堰,后来指整个灌区。这个工程已使用了2200多年,历代都有维修和扩建,灌区已逾800万亩。整个工程由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组成。主要部分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鱼嘴为建于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鱼口。由此把岷江水分导流入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为引水干渠。内江水再经宝瓶口流向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沙入外江的工程,长约180米,调节由鱼嘴流来的内江水的流量。它是用竹络装石砌成的低堰。平时,水量够用。汛期来时,内江挟沙的水溢入外江。水过大时,还可将此堰冲垮,洪水与沙石直泄外江,使川西平原安全度汛。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是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引水通道,形如瓶颈故名。古时于瓶口埋有铁桩,以标水位。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配合,加上其他水利设施的作用,可以保证灌区在岷江水小时够用,水大时不成灾。一般水小时,内江分流6成,外江4成,水大时则为外6内4。
    四、大禹传说
    中国古代着名的治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传说故事,从古至今流传于中国民间。大禹的主要业绩是治水。根据《山海经?海内经》、《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治水失败,鲧被殛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含辛茹苦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关于禹的传说,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国语》、《孟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也有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
    禹的传说,原来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部分被“历史化”。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渐渐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禹的传说中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逐渐离开了他的本来面目。
    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有关禹治洪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会。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着后辈。

上一页  [1] [2] [3] 

,《都江堰》免费教学案

《《都江堰》免费教学案》相关文章

tag: 教学  都江堰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大全,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