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宋词两首

11、宋词两首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531次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课文分析:

    大江(2)东去,浪  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长江向东奔去 大浪      千百年英雄

    风流: 有功绩而又有文采。 风流人物: 英雄人物、杰出人物。

    分析: “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这是一种文学手法,以永恒的自然现象与短暂的社会现象互相映衬,以示社会现象的短暂,从而引起对往昔历史的怀念。

    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而“大江东去”也成为“念奴娇”词牌之别称原因有三:

    其一、先把后面所有具体描写的赤壁之战放到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极为悠久的时间背景之中,气魄极大,一起句先声夺人。

    其二、“浪淘尽”三个字,将景“大江”与人“风流人物”联系起来,一起句就进入情景交融,因景怀古的境界。

    其三、千古风流人物总要随着有如江水而逝去的时光被浪打风吹尽,这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在豪放慷慨之中又透露出一些悲壮苍凉。

第一层: 泛写怀古。

 

    故垒(3)   西边,人  道是:     三国    周郎        赤壁。(4)

    古老营垒的西边  人们说(那)是  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

    分析: 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三国、人物周郎和地点赤壁,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进入怀古境界。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而苏轼所游的黄州赤壁则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外,所以词中用了“人道是”,说明传说如此,并非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根据传说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怀抱。

第二层: 进入具体内容,点明本词的题意: 就事来说是三国赤壁之战,就人来说是周瑜。

 

    乱石穿  空,  惊    涛  拍  岸,  卷起    千  堆雪(5)。

        直穿云空  惊人的巨浪拍击崖岸  浪花有如千万堆白雪

    分析: 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 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迭。这三句写出了赤壁古战场雄伟的景象。向上看: 陡峭的石壁直插高空侧重写姿态;向下看: 狂奔的巨浪拍打着江岸侧重写声音;视线由远而近,波涛起伏,汹涌推进,到岸边,如堆堆耀眼的白雪侧重写色彩。短短三句话,仅用数十字,一幅动人心魄的雄奇图画就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从内容上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对仗十分工整;“卷起千堆雪”用词精当,描摹贴切,足见功力从语言上说;雄奇的景物对下文描写历史上风流人物的光辉业绩正起到了一种衬托作

www.nx899.com

用从整首词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上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赤壁大战,“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山势嵯峨,江水奔腾的形象与贯穿全词的豪迈沉郁的情怀在格调上极其一致,于是这江景亦成为千古名句。

第三层: 写惊心动魄、壮观奇险的江景。

 

    江山    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壮美          间涌现出

    一时: 那一时,当时,赤壁之战时。

    分析: 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阙写周瑜作了铺垫。指的是在这古战场上,对立的双方汇集了不少英雄豪杰,如曹操、孙权、刘备、鲁肃、诸葛亮、周瑜、黄盖等,他们曾在这里演出过一场威武雄壮的活剧。

第四层: 承上启下。

上阙: 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11、宋词两首

《11、宋词两首》相关文章

tag: 宋词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大全,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