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宋词两首

11、宋词两首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531次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11、宋词两首

十一、宋词两首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怀古词借古人古事来表述对现实人、事的看法,抒发自己情怀的特点。

   2、领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领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典贴切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词里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古寄情。

   2、难点: 准确理解和掌握作品中的典故及典故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省眉山县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这首词写于1082年 (元丰七年 ),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为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遗,这首词就是当时游黄州赤壁矶所作。苏轼的许多代表作就产生在此时。苏轼认为,谪居黄州是自己创作生涯的转折点。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诗歌创作亦有杰出的成就,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或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草木茂盛) 并称为“宋四家”;又善于绘画,善画竹和枯木。所著有《东坡七集》等。

 

解题:

    苏轼所游的赤壁,指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怀古: 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的感慨。《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作品,《赤壁怀古》词一出,后人就以它的首句和末句的“大江东去”、“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可见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前人对此词的评价:

    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陆游《 老学庵笔记》:“……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www.nx899.com

 

豪放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题材狭窄,大抵不脱离离愁别恨,男女恋情之类。到苏轼手里,突破陈规,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是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入词。词从“樽前”、“花间”走向转为广阔的人生。辛弃疾则进一步开拓词的境界,思想内容比苏轼的作品更为深广。苏轼的《念奴娇》写赤壁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神往,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这在以前的词中是少见的。而辛弃疾的《永遇乐》更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同样写壮志未酬的感慨,辛词则更富社会内容。    

   2、语言上: 苏轼一改花间词人镂金描彩的作风,用诗句入词,偶尔也运用口语,每每放笔直书,豪迈奔放。写江山则乱石惊涛,写豪杰则雄姿英发,境界开阔,气魄宏大。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文为词”,举凡经、史、子、集中的书面语言及可利用的口语都拿来为我所用,语言铿锵,感情强烈。《永遇乐》一词中,作者说古道今,议论国事,抒写情怀慷慨悲壮。

[1] [2] [3] [4] [5]  下一页

,11、宋词两首

《11、宋词两首》相关文章

tag: 宋词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大全,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