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交响素描《大海》

高中音乐:交响素描《大海》

12-20 17:40:50  浏览次数:867次  栏目:高中音乐教案

    4.调式方面:由于更多地运用上述手法,使得印象派的音乐既不在大调上也不在小调上,而在二者之间摇摆,在各种调的边缘徘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就像是印象派绘画中朦胧的轮廓。
    5.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 八、再听《海浪的嬉戏》: (一)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
    九、总结(用德彪西的一段话)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

www.nx899.com

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评析:
    德彪西的《大海——海浪的嬉戏》是一部很难驾驭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巨大的遗憾?因此.即或是再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这几乎反而更容易些。张亚红老师设计的这份教案正是从这里切入进去的。
    在教学方法上,张亚红老师突出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其中,有两项比较是很得法的: 其一,用德彪西的音乐《海浪花嬉戏》与莫奈的画《印象•日出》做比较。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吕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
    其二,用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做比较。这样做,非常具体地从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音乐内容等方面看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张亚红老师很注重聆听。仅《海浪的嬉戏》这段音乐就在一节课中聆听了三次。初听时,学生对作品得到一个粗浅的、不完整的印象;复听时,学生对乐曲的某些片断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各音乐表现手段在整体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瞬间感受;再次复听时,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海浪的嬉戏》,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总之,这样设计本课的教案是比较实际,也比较容易收到实效的。

上一页  [1] [2] 

,高中音乐:交响素描《大海》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