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读后感
《劝导》读后感
12-20 17:06:56 浏览次数:187次 栏目:读后感
《劝导》是简奥斯丁的作品之一,它不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那样有名,但依然承袭了奥斯丁的一贯风格:平静——如水,如蓝天上淡淡的云,文笔平实流畅,毫不张扬。
细读奥斯丁的《劝导》,我感到她像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向你完整地、平静地讲述一个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故事,没有议论的笔调,没有掺杂丝毫的个人感情,甚至连景物描写也少得让人无处寻觅。我同时读的莫泊桑的《漂亮朋友》,给我的感觉不是听故事,而像在看一部电影:有人物衣着相貌的描述,有夸张的人物动作描绘,有描写旷野森林的景色,有表面或暗地里的权力之争。总之,从头到尾都围绕着金钱和权力,颇不安宁。英国作家狄更斯写的《孤星血泪》,直接用第一人称行文,让我的心绪也随着匹普的命运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时起时落。而奥斯丁的文章与他们不同,她的写作语言更亲切,平实,这是小说作家中极少有的。正是这一贯平静的风格,使得书中稍有感情波澜的地方,都显得弥足珍贵,让我异常激动。如男女主人公七年后相见时,再如他们重拾旧梦、倾诉衷肠时的描述。这种阅读心情就好比在一片草丛中突然发现几朵娇美的野花,抨然心动后又流连忘返。和那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小说相比,《劝导》这样的书更能带给我突然发现的喜悦。
奥斯丁是位让人好奇的作家,她可以不厌其烦地讲述一次又一次雷同的聚会及参加的人物,一次又一次的散步及谈话。她的文章,几乎总是由这两种活动构成,但我们读来,却从不感到单调乏味,这是简•奥斯丁最神秘、最吸引人之处。也许这一股英伦气息,对于处在欧亚大陆遥远的另一端的中国读者来说,就如东方文化在西方人眼中一样神秘。
我们好奇、探求、向往,奥斯丁的小说无疑是一座传播英国文化的桥梁,它把那个时代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气息传达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英伦文化深沉的内涵。这是《劝导》打动我的重要原因。
www.nx899.com,《劝导》读后感
- ·上一篇:《论语》学习心得
- ·下一篇:《中国汽车商战》读后感
读后感 推荐
- · 读《1995-2017夏至未至》
- · 杂感于多样(2017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 · 《项链》读后感
- · 《生命的追问》读后感
- · 观书有感
- · 《雪国》读后感
- · 《儿女》读后感
- · 莫泊桑《羊脂球》--读后感
- · 说说余光中《乡愁》
- · 天才出自勤奋:《天才》读后感
- ·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 · 人生怀想——读《边城》有感
- ·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 中国古代文学:《诗经》简介
- · 人性的善与恶——《复活》读后感
- · 《文化苦旅》读后感
- · 《朱自清散文—飘零》读后感
- · 鲁迅的《灯下漫笔》--读后感
- · 读《繁星春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