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阳刚”的背后,隐藏着的情感诉求和现实

“旭日阳刚”的背后,隐藏着的情感诉求和现实

12-20 17:16:05  浏览次数:433次  栏目:经典文章

     网络炒红了“旭日阳刚”,网络表达的是公众话语,网络把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我们要看到,如果“旭日阳刚”的歌声真的表达了民意,这种民意表达的方式是多么的温和。

   “旭日阳刚”的歌声,能够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正是由于它的真实,触及了社会某根敏感的神经,让这个浮躁的社会冷不丁有了一种痛感。

  热捧“旭日阳刚”是社会潜意识的集中暴发。刘刚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市河西乡三兴村,王旭来自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农场,两人来北京打工多年,最困难时,刘刚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把铝锅卖了两元钱买吃的。王旭曾烧过锅炉,目前在一家制药厂仓库打工。为了谋生,也为了心中不灭的梦想,两人在通道卖唱时相遇,成为好友。有一天他们在出租屋里光着上身喝酒唱歌,被朋友用手机拍下来并传到网上,经无数网友转载、推荐,这段视频播放次数迅速突破千万。“旭日阳刚”的粉丝被称为“钢蹦”,很多“钢蹦”听着他们的歌,会想起远在农村的老家,儿时的伙伴,如今生活在别人的城市,满腹的委屈无人诉说,漂泊多年依然居无定所。听到他们的歌,许多“钢蹦”会想到自己的过往,也会为自己的明天忧心忡忡。11月7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他举例说,“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两位农民工歌手演唱的歌曲《春天里》,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真实心声,听来非常感人,这首歌多次让我自己热泪盈眶。”网络反映民意常常带有某种激愤的情绪,但这段视频之后却是“史上最文明、最干净的跟帖”,没有网上常见的愤世嫉俗和相互攻击,只有深深的感动和静静的流泪。“旭日阳刚”引发的民意井喷耐人寻味,它是社会潜意识的集中暴发,从草根民众到省委书记,让他们感动的不只是几句歌词,也不只是“旭日阳刚”沧桑嘶哑的歌喉,让他们流泪的,是那些始终无法被城市接纳的一代农民工的命运。

  要看到“旭日阳刚”的歌声是一种最温和的民意表达。十指连心。一个人的痛、一群人的痛都会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旭日阳刚”的走红,不是一个孤立的娱乐事件。透过他们如泣如诉的歌声,人们应该能够听得出其中的委屈、愤懑、不平、抗争。目前我国有1.5亿农民工,他们离开祖祖辈辈赖以安生立命的土地,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做着城里人最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城市需要他们的劳动,但却没给他们应有的生活福利甚至劳动报酬。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我们现有的制度框架内,赋予农民工一个切实的身份事实上依然路途遥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让劳动者体面地劳动、有尊严的劳动,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那就意味着,农民工在工厂里就是工人,享有体制内工人应有的福利与待遇;工资被拖欠时,法律要保护他们作为公民的权益;他们的子女,能够理直气壮地享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权利,而不是被城里按施教区划分的“重点学校”拒之门外。任何健康运行的社会,弱势群体和需要救助的对象都应该是少数人或极少数人,当上亿人都处于弱势地位,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无序流动时,我们的社会管理者就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

,“旭日阳刚”的背后,隐藏着的情感诉求和现实

《“旭日阳刚”的背后,隐藏着的情感诉求和现实》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 经典文章,经典文章阅读,经典文章赏析,文章阅读 - 经典文章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