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课程讲稿说明第一章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史》课程讲稿说明第一章原始社会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795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6、石峡文化:1973、1975--1976年对四个东曲江石峡遗址进行发掘,1977年命名为石峡文化。石器工具主要有钁、锛、凿、簇等,多通体磨光,有肩锛为有特色工具,发现了稻谷、米粒、稻壳和碎秆等,有粳、籼两种,以籼为主,陶器多呈灰褐色或灰黄色。以轮制、模制为主。素面最多,纹饰中重要有绳纹、镂孔、堆纹、方格纹、条纹、曲尺纹、凸弦纹等。盛行三足器、圆足器圆底器。实行长方形竖穴单人葬,一次葬的较少,以单人二次葬为主,不见集体迁葬和合葬墓。属于石峡文化的遗址有曲江泥岭、始兴新村、河源上茺壁、宝安大石寨、龙川坑子里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000-2000年左右。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诸原始文化有密切联系,甚至与山东沿海文化相互影响。
上述诸文化,大都反映了父权制确立,私有制产生,发展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各文化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交相影响的关系,表明各地众多氏族部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各地区文化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相比较来看,龙山和良渚文化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尤其是龙山文化区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更为明显,其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有直接的联系。

三、经济和文化
从上述考古文化遗址的资料,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在发展变化着,锄耕农业进一步发展,以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交换关系的扩大,这些都成为促使父权家长制不断加强和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因素。
1、原始农业的进步。发达的锄耕农业(又叫耒耜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工具有所改进和进步,骨耜、双齿木耜、平刀、骨镰成为主要工具。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加,如芝麻等、饲养业发达,六畜齐全。采集和渔猎仍有一定地位,来补充生产的不足。
北方沙漠草原地区由狩猎经济发展为畜牧经济,最终导致游牧部落从其他生产劳动的氏族中分离出来,逐渐完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2、原始手工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有可能使少数人脱离农业,专门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这不仅使产品越来越精细,扩大了交换范围,而且最终导致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是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石器制造技术的进步。磨制技术普遍推广。石斧、石锄等采用穿孔技术,更便于装柄固定。陶刀、石刀、石镰、骨镰和蚌镰等新式收割工具的出现,使农业生产中不仅只收禾稻,而且连收割杆茎也成了可能,为饲养牲畜提供了饲料。
制陶业上,轮制技术的出现阶段和普遍应用,彩陶纹饰也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实用,而且美观。陶器种类增多。
冶铜业从发现并加工自然铜,到烧炼红铜、冶炼青铜、铜器物有锥、斧、指环、刀、凿等,虽然数量少,不能代替石器、骨器,但冶炼和加工的成功将在技术史上引起重大变革,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一个新时代。
制作玉器、骨角器和雕刻象牙工业有了突出的进步。南方良渚文化中玉器多而有特色,大汶口文化象牙梳、筒等很精致。
纺织、编织技术的发展,丝麻、纺织品、麻织物。编织,南方竹编。
3、房屋建筑。北方地区(中原)盛行半地穴式建筑,面积缩小,增加了防潮措施,以适应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需要。南方在干栏式房屋的基础上,盖成两面坡式的屋顶,用竹席和芦苇竹秆树枝周围覆盖。适应了水乡的自然环境的需要。
在村落中出现了水井,不仅改善了用水条件,而且可以就近供应生活用水。从此,选择村落,就不必临近河边湖畔,逐渐减轻了洪水的威胁。
4、文化艺术和宗教
结绳记事、刻木为契、骨刻、竹刻。
记事符号(或刻划符号),是成熟文字的先导,大汶口文化说明已有了图腾文字。
绘画、雕刻和陶塑艺术起源早,原始绘画、

www.nx899.com

舞蹈图。
原始音乐、舞蹈也有所发展,占卜成为流行的巫术。

四、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中华民族,在当今包括5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体。中国从远古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以炎、黄为始祖的华夏族为核心,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地域逐渐扩大,人数日益增多。
1、炎、黄、夷、蛮诸部落的分布和发展
炎帝
黄帝
东夷       太昊(伏羲)  龙
           少昊(风姓)  凤
苗蛮
2、战争
炎黄与蚩尤     炎帝与黄帝
黄帝与苗蛮
3、世袭王权的形成
绝天地通:南正重、火正黎
尧帝禅让


第一章   参考书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四卷。
2、杜耀西、黎家芸、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
3、《中国原始社会》,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1977年。
4、裴文中《中国石器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
5、尹  达《中国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55年版,1979年再版。
6、《中国历史的童年》,《中国历史小丛书》合订本,中华书局,包含仰韶文化、蓝田人、北京人、半坡村遗址、龙山文化、夏代文化等
7、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考古资料反映的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制度》    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8、社科院考古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9、《大汶口文化讲座论文集》,山大历史考古室,齐鲁书社1981年。
10、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考古学甲种第十八号),文物出版社1983年.
11、李满谋《中国原始社会史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孙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13、贾兰坡《中国大陆的远古居氏》。
14、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北京出版社1958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中国古代史》课程讲稿说明第一章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史》课程讲稿说明第一章原始社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