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
数列
12-20 17:39:02 浏览次数:573次 栏目:高一数学教案
(板书)(2)图示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的项 为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 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有些函数可以用解析式来表示,解析式反映了一个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类似地有一些数列的项能用其项数的函数式表示出来,即 ,这个函数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板书)(3)通项公式法
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为 ;
的通项公式为 ;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 .
值得注重的是,正如一个函数未必能用解析式表示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即便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也未必唯一.
除了以上三种表示法,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
(板书)(4)递推公式法
如前面所举的钢管的例子,第 层钢管数 与第 层钢管数 的关系是 ,再给定 ,便可依次求出各项.再如数列 中, ,这个数列就是 .
像这样,假如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数列所特有的表示法,它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递推关系,一是初始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可由学生举例,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
三.小结
1.数列的概念
2.数列的四种表示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涉及的数列及表示
1.数列的定义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3.数列的表示法
(1)列举法
(2)图示法
(3)通项公式法
(4)递推公式法
探究活动
将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分成 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数出其中所有正方形的个数.
解: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当 时,共有正方形 个;归纳猜想边长为 厘米的正方形中的正方形共有 个.
,数列
《数列》相关文章
- › 《数龙—百的数列》教学反思
- › 2017年高三数学二轮教学案:等比数列
- › 数学教学设计-数列
- › 数学教学设计-等差数列
- › 上学期 3.1数列
- › 2017年高三数学二轮教学案:等差数列
- › 2017年高三数学二轮教学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1
- › 2017年高三数学二轮教学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2
- › 等差数列
- › 数列
- › 上学期 3.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 › 上学期 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数列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数学教案,高一数学教案大全,高中数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高一数学教案
相关分类
高一数学教案 推荐
-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 · 数学教学设计-子集、全集、补集
- · 上学期 1.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 数学教学设计-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 · 数学教学设计-数列
- · 数学教学设计-等差数列
- · 数学教学设计-逻辑联结词
- · 子集、全集、补集
- · 上学期 3.1数列
- · 上学期 2.6 指数函数
- · 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 ·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 · 上学期 1.3 交集、并集
- · 上学期 1.2 子集、全集、补集
- · 数学教学设计-反函数
- · 上学期2.5 指数
- · 上学期 2.4 反函数
- · 上学期 2.3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 · 上学期 1.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 · 数学教学设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