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作文也要体现平民教育的思想

陶东风:作文也要体现平民教育的思想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424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记者:所以说学生阶段应该,还是着眼基本能力的训练。

老师:是的,现代教育是平民化的,现在有些家长不按照现行的教育模式培养孩子,有些的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套方法是很个性化的,是不可能推广的。剑走偏锋。只能是个别的现象。

记者:您好像对今年的北京的高考题有自己的见解。

老师:我认为出得不好,把“自由发挥”和“随意发挥”弄混了。高考作文题一方面不能把思路限得太死,否则考生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没有限制,随意写。今年北京地区的作文题选择的两句诗因为脱离了上下文根本不可能知道其准确的含义,怎么理解都可以。当然,你也可以干脆以“春雨”和“落花”为题目叫学生写一篇作文,干脆不给题解。可是这个作文题偏偏给出了四个“提示”,而这四个“提示”互不关联,莫名其妙,相当的无厘头,象林长治的《Q版语文》中的选择题差不多。这样会搞得学生无从把握出题者的意图,不知道怎么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不伦不类。

记者:今年的很多高考的许多题目都表现出了诗意,您怎么看?

老师:我想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对现有高考作文题的反思,出题者也希望题目更灵活一些。记得有几年的作文是非常死板的,好象有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束缚学生的思路。

记者:如果考生文学功底深的话,对这样的题目理解就比较容易,理工科的学生就觉得有点不好写了。

老师:不一定。如果文体不限,应该对文理科的学生影响不大。比如有个题目是《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在题材、文体、文类方面都没有限定,理科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写好。北京的题目既想让学生发挥,又给莫名其妙的限制,不三不四。当然,象《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这样的题目,也比较容易套制和事先准备。现在中学生作文训练很多,而且常常把一些文章背下来了。这些背下来的作文很容易直接套到《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这个题目上面。

记者:几个人出题来面对全国的评析,实在是不容易。

www.nx899.com

陶老师:这是现在出题者面临的一个矛盾和悖论:如果对学生的限制太死,那么创造性受到限制;但是如果题目比较抽象、灵活,又很容易套作。

记者:有老师说,前几年,北京的命题只给了会写议论文的学生一定空间,您认为呢?

老师:相对来讲,议论文的普及性强,诗歌什么的普及性差。但我更赞同不限定文体。

记者:“文体意识”淡化是时下学生中的突出特点,您觉得好不好呢?

老师:文体是人为划分出来的,所以是相对的。散文和诗歌的界限就不是很明确,所以有散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活的,文体的规范是死的,不能让死的东西束缚活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文体意识淡化或者跨文体写作没什么不好。但是,“淡化”和“跨”的前提是对文体有基本的了解。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文体意识文体理论,教给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写,戏剧的特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写,这样的灌输和训练一直到大学。所以文体的淡化其实是返璞归真,和根本不懂得文体为何物是两个概念。

记者:我最近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作文创新要从规范开始》,和您的观点有一些不同。“三大文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各自有内在的逻辑和章法,如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如果把这个顺序和逻辑打乱,就没有办法交流了。而时下有些所谓的另类文体,如处方体、数学公式体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章法”和“逻辑”还不是一回事。逻辑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管是选择什么文体,一个人要想把议论文写好,逻辑不通是绝对写不好的,因为他思维混乱。但是“章法”是一些文章的结构、写法上的传统惯例,比如开头怎么开,起承转合怎么安排,这些东西我觉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先提出问题再一步步解决,但是先提出结论再一步步论证,其实是无所谓的。这就象写小说,顺序好还是倒叙好?没有绝对的标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陶东风:作文也要体现平民教育的思想

《陶东风:作文也要体现平民教育的思想》相关文章

tag: 作文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