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消失的《兰亭集序》

追踪消失的《兰亭集序》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448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日前,中国大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指称,在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至少有五百吨的珍宝,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考古所方面认为,王羲之流传千古的书法绝作《兰亭集序》,极有可能就埋藏在乾陵中。

  此一消息立刻引发热烈讨论。根据历史记载,《兰亭集序》是唐太宗的陪葬品,永远埋藏于他的陵墓——昭陵。如今陕西考古所专家的推论,又让大家开始好奇《兰亭集序》的真正下落。

  未随之陪葬

  历史记载,唐太宗千辛万苦取得《兰亭集序》真迹后,除了勤加临摹之外,更在临终之际,对即将继位的唐高宗,表达想让《兰亭集序》陪葬的心愿。原本也喜爱书法的高宗原本有犹豫,毕竟让《兰亭集序》这样的千古佳作从此深埋于地底,实在有些不妥,但在当时的中书令褚遂良催促下,高宗最后还是决定让《兰亭集序》成为父亲的陪葬品。

  原本以为《兰亭集序》就此消失,但在五代时期,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盗劫昭陵,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温韬在进入昭陵后,在唐太宗正寝的东西厢列石床上,发现一个铁匣,里面尽是珍贵的字画,温韬二话不说全部取走。

  如果照《新五代史》的记载,《兰亭集序》真本应落入温韬手中,但根据后人记录温韬所盗走的物品清单之中,照道理,温韬得此一珍宝,应有消息流传出来才是,「至少也应该命人拓制几本才对,但后世完全没有发现温韬版的《兰亭集序》拓本。」陕西当地的研究人员认为,温韬应该没有取得《兰亭集序》。

  一九八四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梁家牌楼拆除旧房时,偶然在屋檐下发现了元代《兰亭序》碑刻拓片四幅,第四幅拓片有二篇跋文,其中一篇为宋代蔡挺所着,他在跋文中指出,《兰亭集序》陪葬时,被李世民的姊妹用偽本调换,真迹留存人间。至于李世民的姊妹究竟指何人,蔡挺并未多加说明,而之后的历史文献也未记录,蔡挺的跋文逐成为悬案一件。

既然唐太宗的姊妹都可能搞掉包的把戏了,那继位者唐高宗不就更有可能?唐高宗也是一名非常喜书画的皇帝,他在这方面的造诣甚至超过唐太宗,这样一位爱好艺术的人士,见到《兰亭集序》岂有不心动之理?想想,唐高宗心爱的武则天,也是从唐太宗死后才娶回来的,与父亲共爱一女都不怕人家说閒话了,一本《兰亭集序》又怎么难得倒唐高宗。也就是因为如此,陕西考古所才敢大胆推测《兰亭集序》极有可能就埋藏在乾陵中。

  虽众说纷纭,但长期关注《兰亭集序》下落的大陆《 西安晚报》记者呼延思正认为,《兰亭集序》应该还在唐太宗昭陵里。「那时的技术与照明设备,根本不可能让温韬有机会完全取走昭陵的珍宝,虽然他的清单中没有发现《兰亭集序》,但后代的历史中,《兰亭集序》也不曾再出现过,所以《兰亭集序》依然在昭陵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化为灰烬?

  除了未随唐太宗下葬外,也有人认为,当年唐太宗施诡计取得的《兰亭集序》根本不是真迹。在一代大导演李翰祥的电影作品《风流韵事》的其中一段,便是叙述这段故事。故事中,唐太宗派出的监察御史萧翼用计骗了王羲之的后人辨才大师,而取得《兰亭集序》「真迹」,但最后回得宫廷后才发现,自己上了辨才的当。

  这虽然只是电影情节,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这样的结局也不无道理,「王氏后代应该都面临这种被要求交出《兰亭集序》的困境,自然也发展出一套应对的方式。」陕西考古所认为,萧翼也有可能被辨才骗了,「王羲之的后人智永与弟子辨才临摹《兰亭集序》千万回了,已到了几可乱真的地步,萧翼、唐太宗误认为他们的临摹才是真迹也是极有可能的。」

  如此说来,《兰亭集序》也有可能依然存放于辨才所居住的永欣寺中囉?但永欣寺在后来屡遭兵劫,而辨才之后,王氏已无传人,如果《兰亭集序》真的存放于永欣寺中,那下场极有可能随着战火与动乱化为灰烬。

《兰亭集序》真偽的问题一直是艺术界的焦点话题,但即使争议不断,大家都同意《兰亭集序》是一篇上乘的书法作品,它的艺术价值值得永为后世流传。

  乾陵是答案

  《兰亭集序》的真迹在何处?现在大家的眼光都投向乾陵,彷彿乾陵就是《兰亭集序》悬案的最终解答。

  然而乾陵的开挖却是遥遥无期。「国家文物局与陕西文物局已达成共识,未来将不会开挖乾陵。」呼延思正表示,至少未来三十年以内,大陆当局对乾陵不会任何的动作。

  「因为挖出来之后,维护、存放都会是一大难题。」呼延思正表示,乾陵的东西太多、太珍贵了,挖掘过程不但很容易伤到这些珍贵文物,挖掘出来后,更容易因保护不周而使这批文物受到破坏,「除非考古所推测乾陵内部出现崩塌、损毁的危机,才有可能进行紧急开挖、抢救,否则,不会有任何的开挖计画与行动。」

  这么看来,《兰亭集序》依然还会是历史学者、梦想者、小说家最爱的悬案。至于《兰亭集序》会不会在乾陵呢?我们只能等待历史肯不肯与我们分享这个真相了。  

《兰亭集序》经王家代代收传,到了七世孙智永手上,他将它传给辨才和尚。这事被喜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知道后,立刻派人召办才入宫索取,但辨才推说,《兰亭集序》历经变乱,现今已不知所在。唐太宗为取得《兰亭集序》真迹,派遣监察御史萧翼前往求取。萧翼打扮成潦倒书生,与辨才成了性情相投的好友。某天,萧翼自称先世传习王羲之、献之书法,并出示所携带的收藏品,并以言语刺激辨才,辨才最后为了先人的声誉,从屋顶的樑上取下《兰亭集序》给萧翼欣赏。萧翼得知《兰亭集序》存放的地点后,趁着辨才外出,取走《兰亭集序》,辨才得知上当后,也无法争回,最后抑郁而终

www.nx899.com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的书法作品达15,000件,唐太宗有3,600件,到宋徽宗时尚保存243件。目前传世墨迹则不多,真迹更是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着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唐鉤填本,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种拓本最著名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曾令当代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赵模、韩道政、诸葛贞等人临摹。

  目前流传的《兰亭集序》拓本不下百种,但一般公认以褚遂良的褚临本、欧阳询的定武本、虞世南的天历本、冯承素的神龙本,这4人的临(摹)本最具代表。

  其中的定武本,传为欧阳询临本,据说这个版本从五代kai始流传,契丹耶律德光从中原得到原石;耶律死后,此石被弃山中,宋太宗赵光义年间,定武太守宋景文从民间辗转获得后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书法家)将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5字,以区别于翻刻本。这个版本于宋代非常流行,翻刻的版本也最多。

   去年4月,在深圳的一场拍卖会中,「落水兰亭」以起拍价人民币3,800万元,成为最高起标价拍卖品。

  为什么叫「落水兰亭」?有一段很浪漫的故事。据说元朝文人赵孟坚(字子固,书法家赵孟頫的堂哥),从元曲大师姜夔手中得到一帖5字未损的定武本兰亭集序,某日赵携此帖乘舟翻复,他跳入河中什么都不救,就只救这帖兰亭,所以又名落水兰亭。

  落水兰亭之所以珍贵,有两个原因,其一在于5字未损;其二,是这帖落水兰亭辗转多手,每个收藏者都在上头题跋、盖印,因此上头有赵孟坚、赵孟頫等历代名家的真迹,光是这些字迹就价值连城。

  落水兰亭原为清宫收藏,在清末民初战乱时流失,后即消失无踪。民国88年间曾被台湾收藏家辗转购入,直到去年初才又流到大陆收藏家手中

,追踪消失的《兰亭集序》

《追踪消失的《兰亭集序》》相关文章

tag: 兰亭集序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