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12-20 17:46:36  浏览次数:527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师课堂教学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富有感染力。
2.教师着装整洁,言行举止比较大方得体,精神饱满,有亲和力。
3.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字体工整、美观。中间主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右侧易错易混字对比呈现,加深学生记忆。
4.课件能有效地辅助教学。如集中识字环节,借助“字宝宝排队下车”吸引学生注意力,让生字的巩固变得有趣,不复单一、枯燥。
5.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课堂调控及时,把握适度,处理得当。
6.在本节课结课时,适度拓展,让孩子们去搜集一些毛主席的故事,准备开班级故事会,调动了学生课外积累的积极性。
7.在教学中力图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阅读能力、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多种形式读词认字,在句子中巩固识字,同时在教学中渗透简单的字理。如“士”和“土”的字形字义比较,从字的起源说起,简单明了,易记易懂。
8.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正确朗读课文,识字写字,都符合低年级课文教学的特点。
9.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特点。
10.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练习朗读,识字字;教学难点为读文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落实到位。
1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揭示课题、质疑问难——初读感知、集中识字——问题引路、读书感悟——看石碑说不忘——指导书写——总结延伸”,环环相扣。
12.课堂评价及时,恰当,有针对性。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竖大拇指、投以赞许的眼神等方式给予肯定、鼓励。
13.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学习基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朗读训练到位。如,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课题,旨在认识生字“忘”“挖”和“井”;进行重点性的朗读指导时,老师特意挑选生字相对集中的第二自然段;看石碑说不忘时,让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碑文(包含6个生字)等,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识记足量的汉字。
14.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根据本文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用其它物品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们积极发言,由文本走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从生活中平常的吃、穿、住、玩等方面,感受到别人爱的同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效果较好。
15.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明显。
【不足】
1.课堂教学语言存在几处口头语。如:是吧?咱们……
2.教师有时语速过快,学生可能听不清。特别是一些过渡语,出现说得快的情况较多。
3.教学中我有几处说错的地方:
(1)这首歌写的是谁?(问“唱的是谁”更为恰当。)
(2)请看黑板(应为“白板”)。
(3)“字宝宝排队下车”误说成下一环节“字宝宝藏到句子中”。
(4)“这就是沙洲坝的乡亲们挖的那口井。”应为“这就是毛主席和战士们帮沙洲坝的乡亲们挖的那口井。”
4.集中识字时“小老师竞聘”环节的节奏不够紧凑。导致写完字后就到了下课时间,原定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用什么方式去搜集毛主席的资料没有完成,只是布置了课外拓展延伸的任务,方法指导跟不上,课外延伸的学习效果极有可能受影响。
5.齐读过多,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和朗读。
6.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表扬鼓励,但涉及的学生面有些窄。
7.课堂观察存在不足。如写字环节有一部分学生写字又快又好,同桌两人检查后互相竖起大拇指表扬对方,我没注意到,失去了表扬这几个孩子的时机。
8.没有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在实际教学中随时提醒自己不说口头语。
2.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语速,做到快慢适中,让教师口头语言更好地服务教学。
3.教师必须进一步熟悉各个教学流程,让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学习。
4.识字教学时“小老师竞聘”环节安排得紧凑些。因为参与“竞聘”的小老师是班内的识字能手,教师说字的速度可稍微加快一些,就能节省出时间,还能更好地烘托出竞聘的氛围。
5.课文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特别是个性化朗读这一块是我教学的薄弱环节,需加强学习,有意识的模仿优秀课例进行良好的朗读教学指导,逐步内化为自身课堂教学中课课可见的读书习惯。
6.多学习优秀课例、身边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丰富课堂评价语的储备,课堂上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张口即说,娓娓而谈。
7.训练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不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起码要练习加大教师目光扫视范围、扫视频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