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12-20 17:47:04  浏览次数:957次  栏目:语文教学反思

编者按:本文由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提供,文章梳理了大一学生们对“《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这一问题的不同答案。中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都有《雷雨》的节选,在此推荐本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深入理解文本,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文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中国现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必修课,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因为内容比较多,刚踏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年轻的学生,还没有文学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准备,学习这门课有诸多困难。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是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中文系的专业色彩要比以前有所淡化,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精力几乎都放在过外语关和学应用性的课程,用在现代文学方面的时间少了,规定的最低限量的作品往往读不完。看来,“现代文学”不能不调整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这一学期(2002年2-7月)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一年级“现代文学”课程的主讲,就做了一些改革。主要是淡化“史”的线索,文学史知识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去掌握,上课主要讲作品;减少阅读量,突出“经典化”,要求学生把阅读体验与讨论结合,初步了解不同的文学鉴赏与批评方法。这样,逐步打开思路,积累审美体验,学生学习有兴趣了,阅读与讨论的风气浓了,“现代文学”课也活跃多了,有利于提高审美鉴赏力与评论能力。

例如在讲现代话剧艺术时,突出了曹禺的《雷雨》,几乎所有同学都读了剧本,课堂上除了分析作品,主要介绍不同的评论角度和代表性观点,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事实证明,这种让学生更多参与的教学方法,远比只是介绍常识与结论要好。期末考试时,出了这么一道没有什么现成答案的论述题:“你认为曹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大部分同学都能结合作品内容以及阅读的体验,各抒己见,确有许多非常精采的发现。这种考试比较活,既检查学生有无读作品,如何读作品,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地“表现自己”才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的审美评论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这里将北大中文系本科一年级“现代文学”课程考试中有关曹禺一题的有代表性的答卷摘要刊出,从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读经典的,也可以引发对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当然,还有一点大概也是符合《名作欣赏》的宗旨的,那就是让大家在“众声喧哗”中对《雷雨》这样的名作获得多层面的鉴赏与理解。

题目:你认为曹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程炜:

说实话,我对此问题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一部戏剧或者小说,为什么一定要有主人公?而主人公的预设作为不证自明的前提,只是古典主义的观点,对于现代作品(特别是现代派的作品)无疑是失效的,甚至对一些传统的作品也不一定适合。

然而由于这个问题不得不回答,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曹禺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

“雷雨”无疑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甚至暗含了某种宗教救赎感,这在序幕与尾声,这时常被忽略的两部分表现尤为明显。曹禺自有其批判意识,但他在《雷雨》的前言后记中并没有如巴金般强调批判的观念,而是要对人的处境发问。雷雨对他来说是个诱惑,人的存在问题不得不与最高的存在相接。曹禺没有设定上帝,设定了雷雨。雷雨,在我看来,可谓这最高存在的象征物,是俄狄浦斯的神谕,是西西弗斯的巨石。雷雨不仅是最高的神秘存在的象征物,同时也是戏剧的线索,整个戏剧在一种莫以名状的气氛下前进,而牵动剧情的无疑便是雷雨。当雷雨到来时一切悲剧便总爆发。

[1] [2] [3] [4]  下一页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雷雨》的主人公是谁?》相关文章

tag: 主人公   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